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在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会上发布了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的最新成果和主要举措。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明显增强,普惠金融多项指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未来,将持续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成本”。在当前11.32万亿元余额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万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家大型银行增速在20%以上,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覆盖面,力争明年再增加300万户以上;在近两年降成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力争银行业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台州监管分局针对辖区内银行违规事项发出多张罚单。中国银保监会网站12月2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台州市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中国银行台州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台州分行因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严重不审慎,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兴业银行台州分行因贷款资金用途监控不严,被用于购买本行理财产品,台州监管分局对其罚款人民币30万元。
据新华社报道,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据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民间借贷、高空抛物、禁止性骚扰、婚前隐瞒重大疾病……民法典(草案)首次整体亮相,也对这些备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一一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表示,民法典草案将提请2020年3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将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岳仲明说。
近日,中国银行荣获“年度最佳商业银行”“卓越竞争力社会责任金融机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等多个奖项。
第12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梶山弘志共同主持会议。三方重申,将积极推动2020年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民企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如何帮助民营经济扛住下行压力,成为未来改革的关键之一。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民企发展遇到的难题堵点,在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完善融资支持制度、健全执法司法平等保护机制等方面推出了28条具体举措,为民营经济的成长保驾护航。
12月20日,中国银行董事长、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会长刘连舸主持召开支付清算协会发展务虚会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兼协会副会长温信祥、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波、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党委书记齐小东,以及中国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12月20日,中国银行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深圳联合发布《2020年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国银行副行长郑国雨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发布会。
12月20日,中国银行首家获得银保监会批复,由全资理财子公司——中银理财与欧洲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资管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拿定期存款的收益,享受活期的便利”,最近,山东郯城农商银行推出了一款“周周利”存款产品,产品一经推出,备受客户们的青睐。
2019年7月以来,深沪交易所股票质押回购业务运行平稳,存量风险延续缓释态势,增量风控要求更加严格,但股票质押回购风险仍需各方高度重视并通力纾解。我们梳理总结了近期深沪交易所股票质押回购风险特点和纾解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化解质押风险的相关思考。
为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今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已对外发布修订的《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和《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两地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正在抓紧推进上线技术准备工作,有关技术系统拟于2020年1月13日正式启用。